這個課程設計起源于時下風行的曼陀羅思考法!原本構想以此讓學生做集體創作~卻因六年級畢業活動太多所以成了未完成式.....很可惜~
cloud自己也在檢討~這樣的課程可否繼續向下延伸給中低年級的孩子試試??
因為這樣的自我探討的表格式圓形繪畫~會發現孩子的心靈世界~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有時很多內心話已經不會和師長說~卻藉由這樣的繪畫~讓我看到了六年級孩子的夢想和對自己的期許....或許這樣的繪畫~很適合作為藝術治療和心理輔導
曼陀羅藝術原本起自於佛教,被今泉浩晃先生加以系統化利用之後,卻成為絕佳的計劃工具。曼陀羅生活筆記最終目的是將「知識」轉變為實踐的「智慧」。依此法製作備忘錄,應付學業與工作上各項疑惑,靈感將不斷自然湧出。其亦為學習與工作時最佳的武器。
第一、它能夠開發創意,能立即發現問題,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。
第二、它能掌握人際關係情況,能做為計劃表,幫助人們走完豐富的一生。
就其形態來看,曼陀羅生活筆記共分九個區域,形成能誘發潛能的「魔術方塊」。與以往條列式筆記相比較,所收視覺效果更佳。一般逐條記錄的筆記製作方法絕無法使人產生獨特的想法和創意,因為思想唯有在再四面八方發展之時才可能產生創意,這種根據直線循規蹈矩的思考方式,稱為「直線式思考」。反之,曼陀羅生活筆記能在任何一個區域(方格)內寫下任何事項,從四面八方針對主題做審視,乃是一種「視覺式思考」。人類思考必在感覺器官感覺事物之後,方能利用曼陀羅圖形予以系統化,給予有方向感的利用,潛能便可在連續反應下持續被激發的狀態。
曼陀羅思考法提供如魔術方塊般的視覺式思考,其兩種基本形式如下。
1 向四面擴散的輻射線式
2 逐步思考的順時鐘式
黃奕茿
郭軒為
六孝女生的團體創作~寬80公分*高120公分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