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你試過用不要的雜誌~圖片 拼湊出有趣的圖畫嗎? 來玩玩拼貼吧! 不同於時下流行的DECOUPAGE ART蝶古巴特 少了一份精緻 卻多了份意想不到的趣味! 拼貼創作 讓你從過程到完成 充滿驚奇!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小朋友對實用的東西總是充滿興趣 利用紙製的雜誌盒 在上面拼貼塗鴨 裝著自己最常用的參考書和課本 就是在書桌前最好的讀書夥伴! CLOUD的示範作品:馬偕博士、巴黎鐵塔上的大金剛和跳舞眼球怪獸 本來只是示範個教具給學生看~ 結果CLOUD自己玩的很起勁~跟小孩子沒兩樣 學生作品~香奈兒chanel手錶上的三個小人 時尚雜誌的特大號精品廣告~最適合玩這種拼貼了 學生作品~我親愛的家人 家人照片和自己喜歡的卡通圖案和明星照 這些就是孩子生活每天所接觸到的 學生作品~看熱鬧 隨意的拼貼和手指印~做出有趣的效果 手指印出來的人~表情十足! 學生作品~米羅風情 隨意的拼貼加上色彩和線條~無意間玩出畫家米羅的風格 學生作品~三個大怪物 雜誌最多的就是人了 把人臉蒐集拼貼起來 有些恐怖 卻也好玩 學生作品~花花世界 偶像的臉~頭上的碗盤變成帽子 加個某位名模的嘴 拎個華貴的包包~ 哈哈~恐怖喔! 學生作品~花與蝴蝶 衣看就知道是女生做的 甜美的糖果風 學生作品~3C狂想曲 日常生活常用的用品 拼貼在一起 也是很好玩ㄉ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「拼貼」一辭源於法文coller(膠黏,to stick),在英文中, 它是動詞也是名詞: 作拼貼,即是將紙張、布片或其他材料貼在一個二度的平面上,創作出一件拼貼作品。 即1912年的「有藤椅的靜物」(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): 他在畫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編圖案的油布,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畫布上畫出藤編圖案。 從此模糊了藝術中真實與幻象的區別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達達的藝術家們更豐富「拼貼」概念, 不論是文字片語、殘缺圖片、大量製作的廣告印刷品、報紙雜誌上的黑白或彩色照片, 動手剪貼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材料。 事實上,拼貼的手法多元化,不僅僅在創作的顏色、肌理和質感上有變化, 其中遊戲的性格和反諷的趣味,非現實的重組和敘述手法, 後來都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新的藝術創作形式和觀念 。 另外,拼貼是一種比較隨性的一種表現,它可以是不具任何意義的, 自己覺得不錯就行了。拼貼的材料幾乎是沒有限制的,只要找的到的東西都可以。 拼貼完成的作品,用來作裝飾品,可能比較適當,因為掛著別人看不懂的東西, 然而拼貼做的月曆,感覺也是不錯,利用幾塊木板的組合,再隨手塗鴉即可完成。 http://arts.nthu.edu.tw/NewWww/Exhibition/1998-11-02/others 劉惠媛(2002.1),沒有圍牆的美術館。幼獅文化出版社。 http://www.contest.edu.tw/87/endshow/5/wellbeing/art/combine.htm
畢卡索創作出第一件精緻的拼貼,
拼貼藝術教學~雜誌書盒設計(五年級)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意見:
張貼留言